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梦推文 > 现代都市 >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前文+后续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前文+后续

胜者即是正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棣走后,韩辰开始做午饭了,他准备炖红烧肉。朱棣回去之后,就和张玉商议。如果真如韩辰所说,那么五年后,朱允炆就登基了。“这事吧!会不会是胡说啊!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张玉不信。“我看不像有假,五年后,父皇七十一了,看他的身子骨,再活个五年,也就差不多。”朱棣点点头。“也就是说,殿下还有五年时间,非立不世之功,才可以得到陛下看重,朱允炆那小儿,能有个什么本事的?”张玉很是不屑,在他眼里,朱允炆就是一个黄口小儿罢了。......…“好香啊!”韩辰正炖着红烧肉,然后听到了一道声音,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你就是那位瞎眼的先生吧!”年轻男子从门口走了进来。“你是何人啊?”韩辰听见陌生的声音,不由警惕了起来。“我叫朱高炽。”年轻男子开口。一听...

主角:朱棣韩辰   更新:2025-01-17 14: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棣走后,韩辰开始做午饭了,他准备炖红烧肉。朱棣回去之后,就和张玉商议。如果真如韩辰所说,那么五年后,朱允炆就登基了。“这事吧!会不会是胡说啊!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张玉不信。“我看不像有假,五年后,父皇七十一了,看他的身子骨,再活个五年,也就差不多。”朱棣点点头。“也就是说,殿下还有五年时间,非立不世之功,才可以得到陛下看重,朱允炆那小儿,能有个什么本事的?”张玉很是不屑,在他眼里,朱允炆就是一个黄口小儿罢了。......…“好香啊!”韩辰正炖着红烧肉,然后听到了一道声音,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你就是那位瞎眼的先生吧!”年轻男子从门口走了进来。“你是何人啊?”韩辰听见陌生的声音,不由警惕了起来。“我叫朱高炽。”年轻男子开口。一听...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朱棣走后,韩辰开始做午饭了,他准备炖红烧肉。
朱棣回去之后,就和张玉商议。
如果真如韩辰所说,那么五年后,朱允炆就登基了。
“这事吧!会不会是胡说啊!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张玉不信。
“我看不像有假,五年后,父皇七十一了,看他的身子骨,再活个五年,也就差不多。”
朱棣点点头。
“也就是说,殿下还有五年时间,非立不世之功,才可以得到陛下看重,朱允炆那小儿,能有个什么本事的?”
张玉很是不屑,在他眼里,朱允炆就是一个黄口小儿罢了。
......…
“好香啊!”
韩辰正炖着红烧肉,然后听到了一道声音,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你就是那位瞎眼的先生吧!”
年轻男子从门口走了进来。
“你是何人啊?”
韩辰听见陌生的声音,不由警惕了起来。
“我叫朱高炽。”
年轻男子开口。
一听到这个名字,韩辰就挺诧异的,怎么跟明仁宗的名字一模一样啊!也是奇怪,可能是不懂历史的父母起的吧!
要是懂历史的话,怎么可能起个跟皇帝一样的名字。
“你有何事?”
韩辰询问。
“先生勿怪,我是被香味吸引来的。”
朱高炽说道。
红烧肉炖得很香。
“原来如此,那你就跟我同食吧!我一个人吃饭,也没有意思。”
韩辰估摸着,这里的人,一天就吃两顿饭,肯定一个月也沾不上什么油腥,也是可怜呀。
另一边,朱棣正在跟张玉商量着。侍卫急匆匆的来禀报,那就是世子跑到膳堂去了。
朱棣一下子就急了,怕是要泄露身份,赶紧带着张玉赶往膳堂。
一到膳堂,就看见韩辰跟朱高炽正在吃饭。
朱高炽吃得那是眉开眼笑,满嘴流油。
“韩先生。”
朱棣脸色阴沉。
“燕兄,你怎么又来了。”
韩辰诧异,这刚走才多久啊?
“爹,你怎么来了。”
朱高炽开口,他一说这话,朱棣的目光,就想杀人了。
“滚。”
朱棣呵斥。
朱高炽向来惧怕朱棣,缩了缩脖子,赶紧就溜之大吉。
“燕兄,这是你儿子啊?”
韩辰愣了一下,而后面色怪异了起来。
“不对啊!他不是姓朱吗?你姓燕,怎么能是父子呢?”
韩辰不解,莫不是干爹。
闻言,朱棣松了一口气,看来,身份是没有暴露啊!
“小儿随她母姓。”
朱棣解释。
敢情是上门女婿!这一般只有上门女婿,生得儿子才随母姓。
叫做朱高炽也不稀奇了,燕四郎喜欢明史,可能对朱高炽比较推崇吧!不过,这朱高炽也的确算是一位明君,就是个短命鬼,登基没有多久就死了。
如果在位个十年八年的,说不定还能够延长大明的国运。
唉!看来燕兄也是一个苦命人啊!若不是没有办法,谁会选择去当上门女婿啊!
“小儿没有乱说话吧!”
朱棣小心翼翼的询问。
“没有,你这儿子,倒是还彬彬有礼了,十五岁了是吧!这个年纪,应该参加中考了啊!”
韩辰听声音,觉得燕四郎挺年轻的呀,居然有个这么大的儿子,结婚应该比较早。
中考?
朱棣和张玉面面相觑,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啊!不过也不奇怪了,韩辰的嘴里,总是蹦出了一些新鲜的词汇。
没有暴露就好啊!朱棣担心暴露身份,这个韩辰,就不肯给他出谋划策了。
“不打扰先生用饭了。”
朱棣递给张玉一个脸色,然后两人就出去了。
随后,朱棣大声斥责了侍卫,居然让世子进去了。
侍卫也很委屈,世子要进去,他们哪里敢阻拦。
朱棣严令,除了他而外,其他人,都不准单独来见韩辰。
这个韩辰,要严加保护起来。
“韩先生,似乎不知道年岁,可能是外邦人。”
张玉早就怀疑韩辰,并非是大明的人。
“哪里的人,不重要,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就行,他一个瞎子,又能去了哪里呢,离开我这燕王府,那得饿死街头。”
朱棣点点头,他也觉得韩辰不是明朝人,可能是番人吧!
“殿下,天气马上就冷了,扩廓只怕又得南下抢粮了。”
张玉皱眉,去年扩廓也来抢过。
“集中骑兵,围歼其一路,以起到震慑效果。”
朱棣也头疼,扩廓的骑兵,来无影去无踪的,要逮住不容易。
而且,战马比他们好,跑得也快。
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多,只能集中起来使用了。
天开始冷了起来。
一场雪下来,整个燕王府那是银装素裹,韩辰都冻感冒了,流着鼻涕,他也是醉了,这可是非洲啊!怎么会下雪呢。
难道是最近极端天气频繁吗?
韩辰的系统声望值,又积累到一百了。
他开始了第二次抽奖。
“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
“叮,恭喜宿主获得布洛芬胶囊一瓶。”
第二次抽奖,居然是抽到了药。
韩辰也是服啦,这真是太过分了,为什么总是抽到这种烂大街的东西呢。
先是十公斤番薯,现在又是布洛芬。
他要这玩意有什么用,这不是哪个药店都可以买到吗?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也算是来得比较及时,韩辰吃了一粒,正好他感冒了。
这地方真是落后,取暖居然是用的木炭。
不过韩辰怎么也想不明白,非洲怎么可能会这么冷,那还是非洲吗?分明就是南极洲。
燕世子朱高炽突然风寒入体,重病了。
朱高炽从小就是体弱多病。
请来的大夫,都是无济于事,开了一些药,吃了也不见效。
急得朱高炽的母亲,大将军徐达的掌上明珠徐妙云,那是六神无主,在朱棣面前哭哭啼啼的,嚷嚷着让朱棣去找来御医。
要找御医,那得去应天,这快马加鞭,也要些时日,再说了,御医来了也不一定顶用。
“殿下,可以找韩先生试试,听说他也病了,不过又突然好了,想来是有法子。”
张玉忽然建议。
朱棣倒是忘记了这一茬,之前侍卫禀报,韩辰也是病了,他派了大夫去看,可是韩辰又突然好了。
这证明,韩辰可能会自己治病。
“快走。”
朱棣赶紧带着张玉去了膳堂。
韩辰正在喝热茶呢,天气那么冷,他现在每天都得喝几杯热茶暖暖身子。

此刻,朱棣的脸色比抹了煤灰还黑,别提有多难看。
能想象到,他心里有多么的不是滋味。
不仅皇位不是他的,还被一个小二十岁的毛小子抢了去,这让这位未来的永乐大帝,感到自尊心强烈受辱。
韩辰抿了口酒,感慨道:
“纵观史书,燕王殿下的实力,自然不是皇太孙朱允炆可比的。”
“虽然在我心中,燕王也更适合皇位的继承。”
“可谁让洪武老爷子定的规矩,是立长不立贤呢?”
“所以燕王是得不到皇位传承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啪!
不等朱棣先开口,一旁的张玉忍不住了,拍案而起道:
“岂能因为一个规矩,就否定燕王殿下的能力!”
以往,出现这种情况,朱棣都会瞪张玉一眼,制止他的无礼行为。
可这次,朱棣却是破天荒的没有开口。
论能力,他确实不如他大哥朱标。
可如今太子已薨,难道他还比不过朱允炆那毛头小子吗?
就因为他是老四,所以此生就与皇位无缘?
韩辰放下酒杯,摇头叹息道:“我说过很多次了,看待问题一定要客观而论,千万不要代入太深,让情感影响了自身的判断。”
“自古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再说下去恐怕就要颠覆你们的观念了。”
“只能说,洪武老爷子这么做有这么做的道理。”
眼见两人有些情绪代入,韩辰便起身打算离开。
而就在这时,朱棣一把抓住韩辰衣袖,说道:
“韩先生莫急,在下愿拜先生为师,只求先生道明其中缘由!”
张玉:“???”
事情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间,张玉都有些懵了。
堂堂燕王,竟要拜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岁的青年为师。
这事得多荒诞啊!
他甚至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主子,不可!”
“住口!”朱棣狠狠瞪了张玉一眼,怒道:“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先生博学多识,当得起我一声老师!”
朱棣此举,看似荒诞,实则精明无比。
从刚才的对话看得出,韩辰此人绝对大才!
拜他为老师,不过分!
更何况,自己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商贾人家的身份,算下来也并不吃亏。
还有,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韩辰似乎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藏拙。
一讲到问题深奥出,就闭口不谈了,搞的人心头直痒痒。
若拜他为师,韩辰定然在乎师生之情,不吝赐教。
这笔账怎么算,他朱棣都不吃亏!
韩辰赶紧摆手道:“燕兄不必如此,你这般厚待于我,我又怎能收你为徒,占你便宜。”
见对方还在推脱,朱棣直接起身就要拜。
“还请韩先生收下学生!”
眼看对方要来真的,韩辰再也不敢怠慢了,连忙起身扶住朱棣,制止他的行为。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自己的恩人,这一拜,他受不起。
“燕兄真是折煞我也,我可当不得你老师。”
“若你真想知道其中缘由,我说与你听便是。”
“当然了,这也只是我的主观臆断,由结果而推理过程,算不上多么高明的手段。”
现场气氛再次得到缓解。
朱棣重新坐下,端起酒敬了韩辰一杯。
而韩辰却是脸色一凝,一改先前放荡不羁的模样,整个人变的庄严肃穆起来。
“燕兄可知道,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在玄武门发起的一场政变。”张玉抢答道。
“嗯,不错,看来这位张兄弟,是熟读唐史之人,那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吗?”
“这....”
张玉语塞。
他虽然熟读史书,但主要还是研究兵法,如何打仗那一套。
至于玄武门之变的起因,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张玉不清楚,可不代表朱棣答不上来。
“唐高祖李渊在皇位传给谁的问题上,一拖再拖,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太子与秦王之间为争夺皇位,相互厮杀。”
“嗯?你是说.....”
说到此处,朱棣虎躯一震。
旋即,整个人如醍醐灌顶般,豁然明悟。
“不错。”韩辰点点头,平淡道:“自古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皇家亦如此。若不立一个宗法继承制,那后世的皇子藩王,皆认为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到时候,为夺皇位,皇室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大明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若燕王继承大统,那皇太孙一脉,还能活命否?”
唰!
朱棣蓦地起身,脸色阴晴不定。
“多谢先生赐教,今日就先到这里吧,改日再来拜访。”
说罢,朱棣就像想起了什么事一般,匆匆离去了。
张玉连忙走出门,跟了上去。
“殿下,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客房,本王要找那臭和尚算账。”朱棣愤愤说道。
他口中的臭和尚,自然是那个说要送他一顶白帽子的姚广孝。
当时,他真的信以为真了。
并且深信,此次皇位的争夺,他胜券在握。
可韩辰刚才那番话让他深知,这个皇帝大位,他恐怕是坐不上了。
......
......

监国一职,历朝历代皆由太子全权负责。
而朱允炆监国,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要将他培养成大明下一代君王。
这几乎是一件默许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听后差点一头栽倒,姚广孝更是怀疑自己面相的能力。
毫无疑问,朱允炆监国一事,对朱棣打击巨大。
这几日,一到深夜,朱棣便会提着一壶酒,在燕王府大堂前买醉。
他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又时而向已逝的大哥哭诉,满脸的醉态,毫无半点王爷风采。
“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一旁的张玉忍不住劝说道。
朱棣瘫坐在椅子上,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世美,你不懂。”
“本王为大明操劳一生,到头来却换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至极啊。”
咕嘟!
说罢,又是一大口酒下肚。
张玉知道,自家燕王殿下若是再这样颓废下去,到时候别说是皇帝了,只怕这个燕王都要保不住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殿下,既然你这么想坐上九五之位,那为何不等明日去请教韩先生,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唰!
话音刚落,朱棣眼神大变。
原本醉醺醺的丑态,一扫全无,转而代之的,是一副锐利无比的气势。
“解铃还须系铃人,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朱棣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说道:“走,世美,我们现在就去找韩先生。”
“现在?”张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道:“殿下,要不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找韩先生?”
“不了,就现在!”
朱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前往府上膳堂。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韩辰的话,让他寝食难安了这么多天。
如今,也只有韩辰才能解决他这块心病了。
......
......
燕王府,膳堂内。
今日酒馆的生意有些火爆,韩辰很迟的才打烊。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话说,有两天没看到燕兄了吧。”
不得不说,韩辰还是很想念自己这位老东家的。
自从,上次在他身上赚取了13点声望值后,他就尝到了甜头。
一直盼着下次,再从对方身上压榨声望值。
可惜,这几日一直没等到这位老东家的出现。
就在韩辰准备期盼于明天的时候,店外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喊声。
“韩先生,备二两小酒!”
“嗯?”
韩辰眉毛微挑,有些诧异。
这么晚了,燕兄还来喝酒,当真是性情中人啊。
“燕兄,快快里面请。”
韩辰连忙将朱棣引进了店内,张玉紧随其后。
“天色这么晚了,不耽搁燕兄明日做买卖?”
韩辰客套性的问道。
在他印象里,一般的商人,都是早早就睡了,然后第二天大早起来做买卖。
朱棣摆摆手,道:“明日并无生意可做,所以今晚我便想着前来陪你喝喝酒,说说话。”
韩辰点点头,转身从后厨取来了酒壶酒杯,并为其满上。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燕兄这次前来,是想继续聊上次的事?”
“不错。”朱棣索性也不隐瞒了,说道:“韩先生知道,我对燕王一向很敬重,也想多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自从上次你说,他无法继承皇位后,我回去寝食难安,着实为燕王殿下打抱不平。”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规矩,或者说因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就否定燕王殿下的功绩,那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这一番话,朱棣几乎是一口气说完。
这是他这几日,一直埋藏在心头的疑惑。
此刻,一口浊气长长吐出,朱棣心头有过前所未有的舒畅。
而韩辰听闻之后,也是淡淡一笑,权把眼前人当做是一个对历史求知欲极强的好奇宝宝。
韩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轻叹道:“我也极为欣赏燕王,只是可惜,洪武老爷子却看重的是皇孙朱允炆。”
韩辰说的是历史上,朱元璋让朱允炆克继大统的事。
可朱棣听在耳中,却认为是韩辰已经知道了皇太孙监国的消息。
朱棣眼中光芒一闪,十分不甘的问道:“难道,这件事真就只能如此?”
“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
此刻,要不是韩辰双目失明,真想白自己这位老东家一眼。
这燕兄对洪武一朝的史事,了如指掌。
怎么却对后面的永乐一朝,几乎是断层似的不知道?难道,他也是在抖音上学的历史?
“谁说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了?”
“我只是说在皇位的争夺上,燕王落败了。”
“但俗话说得好,怎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呢?燕王日后,还是能坐上那张皇位的。”
朱棣:“.....”
得,这些天的苦酒白喝了。
这臭小子,怎么每次说话都只讲一半?
真是气死人也!

“嫂子好。”
韩辰笑了笑。
嫂子?徐妙云诧异,这应该叫他夫人才对,真是不懂礼数,要叫他嫂子,那得是皇室子弟。
不过考虑到韩辰救了朱高炽一命,徐妙云也就不计较了。
“可惜啊!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我打算大规模种番薯。”
这番薯,得在合适季节下种,不是想种就种的。
韩辰就不明白,那番薯有什么稀奇的,至于在这上面说来说去的吗?
“先生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
朱棣突然话锋一转。
徐达?
韩辰愣了一下,这个人物,韩辰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的。
徐妙云诧异,为何提及她死去的父亲。
“徐达这个人,为人谨慎,是一名良将,善于领兵,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韩辰开口。
徐妙云一听这话,还非常满意。
不过韩辰接下来的话,她可就不满了。
“不过就历史的名将而言,还是排不上号。相比较于韩信,王翦李牧等将领而言,还是要差上一些。”
这没有可比性的好不好,朱棣有些无言,就名气而言,那三人都是要大上不少的。
“可惜,要是徐达能够多活上十年八年的,那就好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
他这位老丈人,在洪武十八年就已经挂了,以其威望,要是不死,对于他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额~
这个徐达,好像是活了五十多岁吧!古人活到这个岁数的话,那也算是寿终正寝了,也算不上短命鬼了。
这个徐达,是不是朱元璋弄死的,也是一个谜题啊!朱元璋杀功臣,那是在历史上首屈一指的。
韩辰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推断,徐达应该是被黑手做掉的,其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
位高而危啊!
朱元璋不能允许这么高威望的人活着。
说起来,两人还是亲家呢,徐达的女儿徐妙云,那可是嫁给了燕王朱棣。
说起来,这大明从永乐之后的皇帝,也都是有着徐达的一份血脉。
“人到七十古来稀,徐达活了五十多岁,也不算是短命了,相比之下,那常遇春才是短命鬼,不过朱元璋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了,活了七十岁。”
韩辰说道。
朱棣脸色骇然大变,一旁的徐妙云是目瞪口呆。
这人好生大胆啊!这不是诅咒皇帝吗?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先生难道会算命吗?”
朱棣眼睛眯起,今年,他父皇已经六十五了,也就是说,再有五年就没了。?????
什么玩意,这燕四郎喜欢明史,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朱元璋驾崩,是一个大的历史节点。
“朱元璋确实只活了七十岁啊!这个你都不知道。”
韩辰也是醉了。
“当真?”
朱棣皱眉。
“这还有假啊!我犯得着骗你嘛?”
韩辰撇了撇嘴,不过,普罗大众是不知道的,古时候的皇帝,什么时候死的,自然漠不关心。
“这话,先生可不要对外乱说。”
朱棣提醒。
不过想来,韩辰瞎了眼睛,也不会随便出去走动,自然不会对外人乱语。
“我跟外人说这个干什么?”
韩辰诧异,这跟外人聊天,也不可能谈及某个皇帝的死期吧!
“好了,我还得回去做午饭呢?”
韩辰起身告辞。
朱棣则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他还有五年的好日子。
虎毒不食子,父皇在,他就安在,这要是去了,可就不一样了,自己那个侄儿,可不会待见他的。
“此人莫不是有失心疯,胡言乱语。”
徐妙云担忧,莫不是个祸患,待在燕王府,可是不妙啊!
“怕不是有假,韩先生是异人,八成能未卜先知,父皇身体不好,能够活到七十,已然算是不错的了。”
朱棣觉得合理。
自古以来的皇帝,活到七十的,那也是少之又少的。
如此这般,自己当做一些准备啊!
“夫君要小心,不能让此人胡言乱语,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可是麻烦。”
徐妙云提醒。
“他一个瞎子,哪里都去不了,也不会胡言乱语的。”
朱棣倒是并不担心,幸亏这个韩先生瞎了眼睛,否则的话,那才是一个麻烦。
屋内,听到这话的那些家仆们,自然不能存活了。
朱棣扫了一眼,可不能担保这些人不会胡言乱语的,只有死人才可以让人闭嘴。
膳堂内,韩辰正在做午饭,炖排骨。
婉莹在帮忙打下手,自从来到韩辰身边之后,她每日也是同桌而食,韩辰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那是比燕王府的下人,吃得好多了。
每天,都有人给膳堂送菜来。
吃了午饭后,韩辰就去说书了。
八十多个听书的,都是燕王府的死士,对朱棣可谓是忠心耿耿。
韩辰讲得是隋唐演义,从隋朝建立的时候开始说起。
这些人也乐意听,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可供他们消遣的,他们没有一个,私下里跟韩辰接触,这也是朱棣的严令。
而这时,张玉正在跟朱棣探讨,征讨北元的事情。
等今年番薯收获之后,就能制造很多的番薯干,然后当做骑兵的口粮,就可以深入大漠,攻打北元。
有了这种干粮,作战的时间也会延长,就算不能彻底消灭北元,也能极大的削弱北元。
“韩先生说,父皇活到七十岁就会驾崩,父皇今年已经六十五了,还有五年。”
朱棣此刻并不关心征讨北元的事情。
他在想着,在这五年之内,他如何才能够翻盘。
一旦朱元璋驾崩,他就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朱允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
“这是真的吗?韩先生不会乱说吧!”
张玉吓了一跳。
“他犯不着哄骗我,以父皇的身体,再活五年,也已经算是不错了。”
朱棣知道朱元璋的身体状况,那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也就是说,殿下要在五年之内,立下不世之功,方才有机会。”
张玉眉头一蹙。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还只是有可能,并不绝对。
而除了消灭北元,绝无其他办法。
就算能够做到,代价也极大,为大为折损军力。
而军力,是立足的本钱。
应天府,奉天殿。
朱允炆正在批阅奏折,他也是非常勤政,在百官之中,颇有口碑。
兵部主事齐泰突然进来了。
“见过殿下。”
齐泰也是朱允炆的心腹之一,曾经是乡试第一,次年便高中进士。

都什么年代了,饿死人在韩辰的眼里,那可是稀奇的事情,不过想到这里是非洲,也就不奇怪了。
朱棣和张玉有些无言,这个韩先生,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哪年没有饿死人的?
朱棣从未谋面的祖父伯父,那都是被饿死的。
一家人,也就只活了朱元璋一个。
即便是现在天下大定,一些地方,仍然有饿死人的情况的。
“这个番薯推广一下,也就不至于饿死人了。”
这地方,肯定是太过封闭了,太落后了。
也不知道这燕兄张兄怎么想的,居然在这种地方做买卖。
“有了这个番薯,不仅不会饿死人,人口增长也会很快。”
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番薯这玩意能果腹,但也不能当饭吃啊!要讲究营养均衡,不过,饥饿的地方,有的吃就算不错了,哪里会管那么多的。
“韩先生,这个番薯,怎么保存啊!是不是要搞一个粮库,储存起来。”
朱棣询问。????
这个燕四郎,肯定没有干过农活的。
“这很简单,挖一个地窖就行了,这番薯也是可以长期储存的,保持干燥就行了,哪里用得着什么粮库啊?”
韩辰撇了撇嘴。
“可惜就是太重了,不适合当作干粮。”
张玉联想到了军事方面,这个番薯挺有重量的,如果是骑兵随身携带,根本就带不了多少。
用番薯做干粮?那不是番薯干才行吗?
“这东西做干粮的话,可以制作成番薯干,这玩意也不榨秤。”
韩辰说道。
“番薯干,怎么制作啊?”
张玉询问。
“简单,我告诉你办法。”
韩辰就把制作番薯干的办法,告知了张玉。
这些人,也真是孤陋寡闻的。
张玉目光闪烁,仔细的听着。
“不叨扰先生了。”
朱棣欣喜得很,这个番薯,可以带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推广到整个大明,不知道可以救多少人,以后,也就不会为没粮所忧愁了。
两人来到燕王府的正堂。
“我打算把这个番薯,那是上交朝堂。”
朱棣都已经想好了,这玩意上交上去,可谓是大功一件。
“殿下莫要以为上交番薯,就能够让那些大臣们,对你刮目相看,这交上去,反而会让朱允炆对您越发忌惮,依我看,还是不交为好。”
张玉连忙道。
朱棣不自觉得握紧了拳头,听上去,也有道理。
“有了这番薯,殿下就可以安抚人心了,其作用,可限量乎?”
张玉笑道。
朱棣点了点头,如此这般,就不上报了。
番薯干,很快就被张玉弄出来,这玩意很轻,吃起来还挺香甜的,完全可以当做军粮,而且,易于保存。
这令得张玉欣喜若狂,以后打北元,这个番薯干,可以起到大作用。
骑兵携带,可以持续作战很久了。
“韩先生真乃异人也。”
张玉不禁感叹了起来。
转眼间,开春了,天气没有那么寒冷了,正值春耕。
朱棣这个王爷,身体力行,跑到田里耕地去了,做一个表率作用。
春耕是大事情,今年能够收多少粮食,就全看春耕的了。
“燕兄这几天再做什么啊!”
朱棣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韩辰这里了,韩辰还有些想念,毕竟,这个燕四郎,带给他的声望值是最多的,他巴不得燕四郎那是每天都来。
“去耕地去了。”
婉莹回答。????
耕地?韩辰诧异,敢情这个燕四郎还种了地啊!
这地方这么落后,肯定不是用机器来耕地,十有八九那是用牛来耕地,这可是不好操作的啊!
现在韩辰比较闲,抗生素药片已经搞出来了,技术已经交给了他人,也不用他操心了。
“这几天听书的人,也没有来,是不是也去耕地了?”
韩辰询问。
“没错,他们都去了。”
婉莹点了点头,那些人虽说都是死士,但每年春耕,燕王殿下都会亲自下令,让他们去田里帮忙。
王府的侍卫也得去。
韩辰很是诧异,那些人不是盲流吗?还会去耕地,话说这玩意,也不是打散工要做得活啊!真是奇怪啊!
“是用牛来耕田吗?”
韩辰询问。
“当然是用牛了。”
婉莹翻了一个白眼,不用牛来耕田,难道还用马不成。
果然,这地方如此落后,实现机械化耕田根本不难,可见这地方落后和讽刺,怕不是哪个旮瘩里的部落。
这里应该是某个聚居地吧!没有原住民,不然的话,自己怎么会听不到外国口音呢。
朱棣忽然受伤了,是耕地的时候受伤的,那牛是一头犟牛,朱棣使劲甩鞭子都不走,还被牛给踢到了腿,当场就瘸了。
这样一头犟牛,朱棣也没有拿它怎么样的,这要是个人的话,早就被他给宰了。
然而眼下,正值得春耕,耕牛缺乏,是断然不能杀得。
朱棣也就只好回来休养了,所幸伤的也不是很严重,敷上一点药酒,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
这事吧!在王府内也传开了,韩辰也听到了,他就无语,这怎么去耕田,还被牛给踢了呢。
燕兄怕不是去搞笑的吧!
这受伤了,韩辰也得去探望一下,他弄了一点水果,前去探望。
朱棣的寝宫之中,也都做了布置,所有人都知道,要瞒着这位韩先生。
徐妙云朱高炽也在,徐妙云很是好奇,目光上下打量着韩辰,她实在是看不出来,此人有何过人之处?不就是一个瞎子吗?为何能够夫君如此看重。
朱棣躺在床上,他的腿受伤,自然不能随便走动。
“燕兄啊!不是我说你,你这也太搞笑了,又不是去斗牛,居然被牛给踢了。”
韩辰撇了撇嘴。
“这伤得严重吗?不会成为瘸子吧!”
韩辰询问。
朱棣有些无语,这要是别人跟他这么说话,那非得人头落地不可,然而面对韩辰,朱棣却是无可奈何。
“无妨,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朱棣开口。
“你这人,说话也真不中听。”
徐妙云出声,有些不满。
“你是何人?”
听得一道陌生的声音,韩辰不由一愣。
“韩先生,这位是我的夫人。”
朱棣介绍。
声音听上去倒是挺年轻的啊!朱棣的儿子十五岁了,这对不上啊!难不成是后妈。
这个燕四郎,肯定是老牛吃嫩草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